轰6K携鹰击12在南海立威,英航母紧急改道,撕开美国战略漏洞?

Connor 币安交易平台app 2025-07-04 2 0

前脚刚高调宣称要穿越南海的英国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,转头就快速离开,是“技术故障”的借口,还是被中国区域拒止体系逼退?拼凑的"纸老虎舰队"背后,暴露了皇家海军怎样的衰落与算计?

观察者网消息称,当英国"威尔士亲王"号航母编队6月底抵达新加坡时,其指挥官信誓旦旦表示将"穿越南海争议水域",北上参与美日联合军演,摆出一副配合美国“印太战略”的强硬姿态。

然而短短几天后,这支舰队却在南海边缘上演了一出“闪电漂移”——突然转向巽他海峡,直奔澳大利亚,将原定赴日演习的计划抛之脑后。

英国国防部轻描淡写地归咎于“技术故障”,但这种托辞在专业视角下漏洞百出。航母若真需紧急维修,直线航向日本佐世保基地仅需3天航程,而绕道澳大利亚需额外消耗5天时间与数百万英镑燃油费。

轰6K携鹰击12在南海立威,英航母紧急改道,撕开美国战略漏洞?

此外,英媒还辩称“赶时间参加军演”。但从英国航母编队撤离的航线看,选择绕道澳大利亚反而多出1000公里航程,所谓“赶时间”的解释根本站不住脚。

其实细究便可发现:这支拼凑的舰队在解放军海空力量严密监控下,早已露了怯。

其一,相关信息显示,就在英国航母进入南海前,解放军某部罕见展示轰-6K轰炸机挂载4枚鹰击-12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战备画面。这款导弹以3倍音速突防能力著称,射程超过400公里,足以对航母构成致命威胁。

更关键的是,解放军近年来已列装大批轰-6K系列改进型号:轰-6J增加电子战吊舱提升生存性,轰-6N通过空中加油将打击半径延伸至第二岛链。

这种“亮肌肉”的时机绝非巧合——外媒普遍认为,这是对英国航母的明确警告。

其二,中国海军辽宁舰结束西太演练返航、山东舰前往香港开放参观,正好形成南北夹击之势,南海岛礁上的东风-21D反舰导弹更被曝进入战备状态。

轰6K携鹰击12在南海立威,英航母紧急改道,撕开美国战略漏洞?

展开全文

显然,解放军南海战备早已形成立体威慑体系:山东舰、辽宁舰双航母形成机动打击群,轰-6系列轰炸机配合鹰击-12构建远程反舰火力网,东风-21D则提供战略兜底。

可以说,解放军已经是严阵以待,就等着英国航母来了。

有分析称,航母撤离的真正原因或许是英国评估了自身实力:其航母编队仅有一艘45型驱逐舰护航,辅以挪威老式护卫舰和加拿大“高龄”战舰,而中国在南海的部署早已覆盖相关海域。若强行闯关,这支“丐版舰队”胜算可是很低的。

此外,此次“威尔士亲王”号出征前,舰载的F-35B战机就因燃油系统故障迫降印度,维修半月仍无法起飞,最终被拖入机库“雪藏”。

况且,这支“航母打击群”的舰载机有一半是从空军借调,护航舰队更是凑齐了北约盟友的“二手装备”。昔日“日不落帝国”的海军,如今连独立组队都捉襟见肘。

轰6K携鹰击12在南海立威,英航母紧急改道,撕开美国战略漏洞?

正如退役海军少将张召忠所言:"当一支舰队需要借飞机、蹭护航时,它的政治象征意义早已大于军事价值。"

英国《简氏防务》分析称,中国近年通过轰-6N与加油机协同训练,已将反介入范围推至关岛以西,而南海岛礁的雷达网络更能实时追踪外军舰艇动向。在这种体系面前,英国航母的“自由航行”无异于裸奔。

英国此次亚太之行,本质是配合美国围堵中国的政治作秀。从伊丽莎白女王号2021年南海首秀,到此次威尔士亲王号“战术撤退”,伦敦始终试图以“全球英国”姿态刷存在感。

但现实很骨感:当美军“的黎波里”号两栖攻击舰驻扎日本、澳大利亚“护身符军刀”演习集结多国兵力时,英国却连一艘完好航母都难维持。

其舰队指挥官放狠话穿越台海、南海,更像是替美国探路的炮灰,也悄然撕开了美国的亚太战略漏洞。

轰6K携鹰击12在南海立威,英航母紧急改道,撕开美国战略漏洞?

更深层的矛盾在于,英国既想借中美博弈重振影响力,又无力承担与中国硬碰硬的代价。2025年护身符军刀演习虽有多国参与,但主角仍是美澳。英国航母临时改道,或许正暴露了其“骑虎难下”的尴尬——既怕得罪美国,又怕真惹怒中国。

毕竟,当解放军用轰-6K和东风导弹划出红线时,任何挑衅者都得掂量:1825年的炮舰外交,在2025年的导弹时代早已失效。

英国航母的“南海一日游”将成为战略误判的典型案例。

它证明了两点:其一,没有完整作战体系的舰队在现代战争中只是活靶子;其二,中国区域拒止能力的成熟,已让域外势力难以复制“航行自由”的旧剧本。

未来局势发展将沿着两条主线展开。

短期内,英国很可能在澳大利亚军演中与美日强化合作,通过舆论炒作"中国威胁"挽回颜面,但角色会愈发边缘化,航母若再赴南海,或许只能躲在美军身后“壮声势”。

轰6K携鹰击12在南海立威,英航母紧急改道,撕开美国战略漏洞?

长期来看,这次事件或成为北约亚太扩张战略的转折点:当航母缺乏一定军事实力时,任何对华威慑计划都需要重新评估成本。

而对于中国而言,此次"不战而屈人之兵"的案例,将进一步巩固南海管控模式,为后续应对类似挑衅树立标杆。

中国可能通过更多实战化演练——如轰-6N远程奔袭、鹰击-12饱和攻击演练,进一步强化威慑可信度。

当博弈进入拼体系的阶段,大英帝国昔日的荣光,终究撑不了太久。正如网友戏谑:"大英帝国最后的体面,就是懂得什么时候该认怂。”

评论